
植物~種子的搖籃-果實 | |
![]() ▲配合兒歌做動作再進行猜拳,贏的人可用手指頭點對方脖子再讓對方猜 |
植物~種子的搖籃-果實 活動地點:教室 活動內容: 一.配合種子的搖籃~果實活動,進行台語兒歌 二.兩人一組,一面念台語兒歌,一面加上動作,在最後唸完時進行猜拳遊戲看誰贏,輸的人要彎下脖子讓對方用手指頭點一下,再猜猜看是哪一根手指頭,直到猜對才又繼續念兒歌進行遊戲。 |
夜行性動物 | |
![]() ▲進行蝙蝠生態遊戲 |
夜行性動物 活動地點:教室 活動內容: 一.藉由文化課程主題「夜行性動物」配合的台語兒歌「夜婆」來認識及分享蝙蝠的特性。(全程以台語講述蝙蝠一天作息和牠的生活形態…等。) 二.帶領幼生進行蝙蝠生態遊戲〜夜婆的一天 三.熟唸台語兒歌:夜婆 |

育的演進 | |
![]() ▲我們到喜閱堂上課喔! |
活動地點:明樓喜閱堂 活動內容: 介紹到『育的演進』,所以帶孩子到明樓參觀喜閱堂,體驗古代人讀書的環境與現代讀書環境的不同。例如:古時候的私塾─家裡的學堂、老師就像家庭教師、同學就是自家的兄弟姊妹,學習偏重背誦和作文,例如:弟子規、朱子治家格言、三字經等,但沒有算數學;而目前介紹目前的學制:幼稚園、國小、國中、高中、大學..等,現在有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,是希望國民有一定的教育水準,但以往資源缺乏,只有經濟佳的才能讀書,所以我們要保有感恩的心。 |
臺語兒歌教學--歇睏日 | |
![]() ▲老師帶入動作教幼兒學習臺語兒歌 |
活動地點:幼兔班教室 剛放完四天連假,讓幼兒分享假期中做過哪些事、去過哪些地方,分享當中老師加入臺語的問題,讓幼兒練習臺語的聽與說,由於平時上課或與幼兒聊天當中有時會使用臺語溝通表達,所以幼兒在簡單的聽與說的部分,沒有太大的問題。 配合假期分享,引導幼兒學習一首臺語兒歌~歇睏日(歇睏日,坐一臺車,ㄅㄨ ㄅㄨ ㄅㄨ,來去庄腳。挽菜葉仔,挽芭樂,飼雞飼鴨飼魚仔,大家玩甲笑哈哈!) 在引導歌詞的意思時,許多中大班的幼兒不用等老師解釋,就都能說出其中的意思,而小班的幼兒對於歌詞中坐車以及形容車子的聲音印象最深刻,也最快學會這兩句歌詞! 這次的臺語教學老師也配合歌詞加入肢體動作,剛開始幼兒還無法完全記住歌詞時,老師透過動作的提示,更幫助幼兒快速學習臺語兒歌。 |
台語兒歌--茭白筍 | |
![]() ▲介紹真實植物~茭白筍並品嚐 |
主題名稱:台語兒歌~茭白筍 活動地點:明鹿班教室 一. 讀台語兒歌~茭白筍。 二. 翻譯並解釋兒歌內容。 三. 介紹真實植物~茭白筍並品嚐。 四. 利用CD教學帶讀兒歌。 |
兒歌教學--檸檬 | |
![]() ▲介紹檸檬的特徵 |
主題名稱:植物的果實 活動地點:明象班教室 一、引起動機以故事〝猴子和螃蟹〞來引起動機,讓孩子了解成熟與未成熟的果實外觀其差異及可食與不可食。 二、植物的果實和花一樣,對人類有許多的利用價值。許多果實都是人類經常食用的水果,例如香蕉、鳳梨、芭樂、蘋果;有些果實可以拿來製作蜜餞、果汁,例如金桔、柳橙、番茄、龍眼;有些是常見的零食,像葡萄乾、芒果乾等,做成了水果加工食品。 三、母語兒歌教學~檸檬 |
台語念謠--芋仔 | |
![]() ▲利用真實物品介紹~芋仔與芋粿 |
主題名稱:植物的身體~莖 活動地點:明鹿班教室 一、利用真實物品介紹~芋仔並請孩子實際觸摸芋仔。 二、介紹芋仔的生長環境與食用部位~塊莖。 三、介紹芋仔的相關食物製品~如芋仔冰、芋圓、芋仔排骨…等等。 四、團體討論過後再帶入台語念謠~芋仔。 五、請孩子觀察芋粿後再享用芋粿。 六、台語念謠。 芋 仔 |
皮影戲--三隻小豬 | |
![]() ▲介紹人物→透過皮影戲→欣賞三隻小豬台語故事 |
主題名稱:科學~光/故事~三隻小豬 活動地點:禮堂 一、認識三隻小豬的人物,學習認識稱謂〈大哥、二哥、小弟〉。 二、認識三隻小豬要蓋房子的材料〈草屋、木材、磚塊〉。 三、先以國語的故事讓小朋友了解,再以台語故事說明,讓小朋友試試聽懂了嗎? 四、老師講故事,小朋友學習演出。 五、小朋友試著講台語故事及學習演出。 |
雅美族飛魚祭 | |
![]() ▲舉行飛魚祭 ![]() ▲大船下水祭 ![]() ▲甩髮舞 |
主題名稱:雅美族飛魚祭 活動地點:禮堂 一、認識雅美族特有文化「飛魚文化」,族人會舉辦飛魚季及大船下水典禮。 二、男生穿丁字褲,手指沾雞血(以紅花米代替)塗在海邊卵石(報紙代替)向海呼喊「飛魚回來」 三、先以國語的故事讓小朋友了解,再以台語故事說明,讓小朋友試試聽懂了嗎? 四、男生抬起大船拋向空中,行進途中做出驅逐惡靈的動作,舉行「大船水典禮」。 五、女生進行甩髮舞。 |
囝仔歌教學(時鐘) | |
![]() ▲請小朋友表演“圓圓的時鐘” |
主題名稱:台語兒歌~時鐘 活動地點:明象班教室 一、帶讀台語兒歌~時鐘。 二、翻譯並解釋兒歌內容。 三、以掛圖上的圖片來說明較困難的詞句。 四、帶入動作使小朋友對兒歌加深印象,並請小朋友來帶大家一起念。 |
原住民 | |
![]() ▲我穿著原住民傳統服飾喔 |
主題名稱:原住民 活動地點:明象班教室 一、引起動機兒歌~原住民 二、欣賞影片~到部落走走:內容介紹原住民的分布、社會組織、居住的房子、祭典、音樂、原住民手工藝等等。 三、豐年祭的意義~每一個族群都有不同的祭典方式,其重要的意義都是藉盛大隆重的祭典活動,感謝上蒼保佑風調雨順,感念祖靈庇護及表現族人尊老敬祖族性,表示除舊佈新,舊的一年以過去,以迎接新的開始,有檢討也有期望。(活動~配合原住民音樂進行原住民舞蹈。) 四、老師帶小朋友唸兒歌內容並強調正確的發音。 五、原住民相關物品展示~家長、幼兒共同參與,家中如有原住民相關物品,帶至學校分享。 |
四季 | |
![]() ▲「四季紅」熟悉了,我們正在進行男女對唱 |
主題名稱:四季 活動地點:幼兔班教室 一、藉由文化課程主題「四季」的進行,讓幼生利用台語來認識及分享春夏秋冬的特色。 二、介紹台語歌曲「四季紅」的歌詞及這首歌曲的特色:日據時代晚期創作「四季紅」。在歌詞上,李臨秋取材自七字仔情歌,以四季的變化、短短幾句話傳達出男女相戀的情意,尤其在男女互相對唱的部分,將兒女私情表露無遺。 三、幼生練唱,熟悉後,進行男女對唱。 |
台語兒歌~屏東縣 | |
![]() ▲請小朋友表演“屏東縣” |
主題名稱:台語兒歌~屏東縣 活動地點:明鹿班教室 一、帶讀台語兒歌~屏東縣。 二、翻譯並解釋兒歌內容。 三、在白板上書寫出兒歌的內容,說明較困難的詞句。 四、帶入動作使小朋友對兒歌加深印象,並請小朋友來帶大家一起念。 |
踢銅拱仔 | |
![]() ▲小朋友到戶外進行“踢銅拱仔”活動 |
台語兒歌~踢銅拱仔 活動地點:明鹿班教室 一、和幼兒討論什麼是“踢銅拱仔” ?並拿出鐵罐讓幼兒了解。 二、教唸“踢銅拱仔”台語唸謠。 三、幼兒體驗“踢銅拱仔”遊戲。 四、大家分享玩“踢銅拱仔”遊戲後的感想。 剛開始的第1.2次孩子會搞不清楚玩法,不過愈玩愈熟練,且踢銅拱仔(當鬼的)的人,當抓到同學時開心不得了,而被抓到者也能守規矩不逃跑,大家都說非常好玩,回家也要教爸爸、媽媽,雖只是一個廢物利用的鐵罐,卻能讓孩子玩得不亦樂乎,跟現在孩子玩的機器人、電玩等玩具是完全不同的感受,孩子不只學到童玩也有不同的體驗。 |
熱情南臺灣 | |
![]() ▲利用影片介紹高雄港 ![]() ▲進行乘風破浪遊戲 |
熱情南臺灣 活動地點:德鹿班教室、小禮堂 活動日期:105/09/26 兒歌:高雄市 一、介紹高雄港:是台灣最大的港口也是南部最重要的商港,港灣之美為世界著名。 二、活動:以教學網站來認識港口(港口是水上與陸上運輸交會的轉運站,所以為了提供船舶的進出與停靠,港口必須提供許多服務的設施)、港口的設施、港口的種類(商港、漁港、軍港)、船的種類… 。 三、活動:介紹『引水人』利用影片【魔鬼引水人】來做介紹;高雄港裡有個特別的人物叫做『引水人』,就像飛機申請降落許可,船隻進港靠岸,需要熟悉港口環境的引水人引導,一般來說港口引水人辦公室接到港務局通知後,就必須準備出海引導船 隻進港停靠。 。 |

端午節 | |
![]() ▲欣賞明華園歌仔戲—白蛇傳 |
主題名稱:端午節 活動地點:禮堂 活動內容: 一.白蛇傳故事簡介。 二.介紹歌仔戲表演方式:以吟唱方式表現、七字調(每句七個字呈現)、閩南語發音。 三.老師解說閩南語語意、故事內容情節。 四.觀賞歌仔戲服裝、動作、佈景、曲調。 |
元宵節 | |
![]() ▲老師帶孩子們到遊樂區、美麗的校園提燈籠,讓孩子們感受到提燈籠的樂趣。 |
主題名稱:提燈籠 活動地點:校園 活動日期:105/2/18 活動內容: 一.引起動機:台語兒歌:元宵節 二.介紹元宵節活動─ 三.動畫欣賞-元宵姑娘。 四.提燈籠-老師帶孩子們到遊樂區、美麗的校園提燈籠。 |
![]() ▲欣賞公視製作台南鹽水放蜂炮影片實景。體驗鹽水蜂炮的遊戲過程。 |
主題名稱:元宵節 活動地點:小禮堂 活動日期:105/2/25 活動內容: 一.影片欣賞教學:介紹台南鹽水放蜂炮實景活動過程(公視製作) 二.介紹鹽水放蜂炮典故: 三.繪本~膽小鬼放蜂炮。 四.遊戲~鹽水放蜂炮 |

古早商店街 | |
![]() ▲古早商店街景介紹、房屋特色介紹 |
主題名稱:古早商店街介紹 活動地點:香蕉新樂園 活動內容: 一條40年前的老街─是一條還原古早台中城的繁榮風華的商店街。 站在雜貨舖的玻璃櫃前,不再是仰望的孩童,你的個子夠高了,可以將舖裡的陳設一覽無遺,天使牌鉛筆,陪你寫了六年的甲乙丙丁,綠色鉋冰機,伴你度過炎炎暑假,布袋戲玩偶掛在空中,一如當年在野台戲前的仰望。 香蕉新樂園懷舊商店街,是一條商店街,是台灣三、四十年前的一個街景,街道內,郵筒、電線杆、紙作的風箏,隨意擺置的腳踏車、褪色的電影宣傳單、衛生局的節育海報、欄杆上等待晾乾的帆布書包、踩檔摩托車,還有理髮店、戲院,所呈現的是當時生活的一個面向,在陳設的過程當中,儘可能的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空間氛圍,在這條古街的牆面上,所張貼展示的,大都以台中的歷史人文為主題,如日據時代的台中街廓立面圖、料理店的包裝紙、和服店的包裝紙、台中女中的花器、反共抗俄的標語、民國五十年,理髮工會頒布的價目表,透過這樣的模式,在牆面的圖像與小朋友與老師解說之下,藉由影像的刺激與解說輔助之下,讓小朋友走入30~40年代中的時光隧道裡。 藉此,與社區環境結合,讓在地人有認同感,讓外來者認識老台中。 |
南屯老街1 | |
![]() ▲趕快來看,老闆準備要爆開黃豆了 |
主題名稱:南屯老街介紹 活動地點:南屯老街 活動內容: 一.介紹南屯老街著名的三級古蹟萬和宮、文昌公廟 二.欣賞老街上的巴洛克式建築、紅磚瓦建築。 三.拜訪老街上的傳統商店‚如中南米麩店、打鐵店、永成雜貨店、林金生香餅舖等。 四.認識現今老街街道上的犁頭店標誌與舊稱。 |
南屯老街2 | |
![]() ▲找找看哪邊有犁頭店的標誌、觀賞打鐵的過程與介紹土角厝和介紹糕餅製程 |
主題名稱:地理~我們住的台灣 活動地點:南屯老街 活動內容: 一.介紹南屯老街歷史沿革。 二.南屯老街的地標。 三.建築物介紹~巴洛克式建築與台閩式建築。 四.老店介紹 (一)鐵店:讓小朋友有近距離觀察到如何打鐵、地用什麼種類的工具在打鐵……等。 (二)林金生香:介紹糕餅製程、土角厝與亭仔腳與享用麻尹太陽餅。。 |
台中公園 | |
![]() ▲你看,這就是湖心亭 |
主題名稱:台中公園介紹 活動地點:台中公園 活動內容: 一.台中公園的歷史介紹。 二.園內文物介紹:湖心亭、砲台山、望月亭、更樓、放送頭。 三.欣賞園內的松鼠、鴿子。 四.草地遊玩。 |